9月22日,永新縣召開農業農村工作新聞發布會,通報了全縣糧食生產、農業機械化、糧食收購、漁政執法工作開展情況,解讀了相關政策,并現場解答了記者提問。
當前,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疫情影響,國際糧食市場收緊,糧食安全堪憂,尤其我們是第一人口大國,事關每個人的溫飽問題,糧食生產人人有責。
近年來,永新縣非常重視抓糧食生產工作,多措并舉持續鞏固全縣糧食主產區和油菜生產重點縣地位,保障糧食、油料雙豐收,大力推廣機械化插秧、拋秧等技術,全縣水稻種植規?;?、機械化、服務社會化“三化”水平呈現強勁勢頭。
截至目前,育秧中心全縣均勻分布,大部分鄉鎮建設育秧中心不少于1家,其中規?;碇行娜h達到14家以上,有9家建設主體單季供秧能力分別為3000畝5家、5000畝2家、10000畝2家。
據了解,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2022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為每129元/百市斤,全縣秋糧播種面積約45萬畝,產量約15.8萬噸,預計商品糧6.3萬噸。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標準為112元/畝,早稻種植補貼合計面積213038.85畝,合計金額8679975.25元,補貼標準為65元/畝。黨中央、國務院為了提振農民種糧信心發放了三次補貼,第一次補貼標準為13.5元/畝,第二次補貼標準14.9元/畝,第三次補貼按中、晚稻實際種植面積測算補貼。種植油菜補貼30元/畝。
此外,今年7月,縣農業農村局開展了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,共投放了四大家魚夏花魚種435.6萬尾,其中青魚50萬尾,鰱魚240萬尾,鳙魚130萬尾,草魚15.6萬尾,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