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積極營造向榜樣看齊、向先進學習的濃厚氛圍?!扒嫫煊佬隆焙汀坝佬乱暵牎甭摵祥_設“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”專欄,集中刊發省、市、縣三級“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”先進事跡。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示范引領作用,激勵全縣村黨組織書記在鄉村振興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!本期刊發“縣級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”高市鄉濱江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王生林的典型事跡。
不當老板當支書帶領鄉親奔富路
王生林,男,漢族,1969年6月出生,201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現任永新縣高市鄉濱江村支部書記、主任。
2018年9月以前,他是全鄉有名的致富能手,經營一家有著260多頭母豬的生豬養殖廠。此時的濱江村也面臨著班子隊伍戰斗力不夠強、群眾信訪時有發生等問題,鄉黨委政府及時找到了王生林,希望他進入村委班子,為家鄉貢獻力量。在鄉黨委政府的感召下,他放棄了自己的養豬事業,毅然加入村干部隊伍,并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。2018年9月,通過村民選舉,王生林擔任濱江村委主任。經過黨組織的悉心培養,王生林逐漸成長起來,2020年10月被任命為村支部書記,2021年村“兩委”換屆中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、主任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濱江村一躍成為了先進基層黨組織,在村級綜合目標考評中連續兩年排名第一,2021年被評選為江西省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,2022年被評為第六屆吉安市文明村鎮。
夯實基層基礎,當好群眾“主心骨”
“村看村、戶看戶、群眾看干部、干部看支書”。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職務,王生林想方設法夯實基層基礎,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。堅持抓陣地夯基礎。村級活動場所既是干部議事和群眾辦事的場所,也是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窗口和橋梁。王生林以基層黨建“三化”建設為抓手,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全面提升,整合洲塘書畫村游客中心,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、綜治中心等,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和志愿活動,使黨員活動、群眾辦事有場所。堅持抓班子強隊伍。他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,嚴格落實“三會一課”“主題黨日”等制度,扎實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,打造了一個過硬的班子和黨員隊伍。堅持民主集中制,不搞一言堂,對村內重大事項決策和群眾關心重大事情,堅持“四議兩公開”,做到辦事公正,處事公平,要事公開。面對困難和壓力,他總是身先士卒,沖在最前沿,帶領村“兩委”干部化解糾紛、推動工作。
強化產業支撐,當好群眾“領頭雁”
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,也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。如何找準產業發展路徑,構筑產業發展優勢,是擺在王生林面前的一個難題。
濱江村地勢平坦,素有發展種植業傳統,且靠近國道沿線,交通便利,洲塘書畫村更是入選文旅部“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”,旅游資源豐富。如何將優勢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?經過多方探索,他找到了發展路徑——做強農旅產業。為此,他一方面,持續加大農業招商,引進浙商投資1200萬元建成高標準連體鋼架大棚180個、面積360畝的南田果蔬大棚基地,發展毛豆、豆角、辣椒等綠色蔬菜;另一方面,找準經營主體,引導洲塘火龍果基地不斷壯大產業規模、延伸產業鏈,建成593畝連片火龍果種植基地,科學利用300萬元產業獎補資金,將洲塘書畫村打造成集火龍果采摘、旅游度假、書畫藝術、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帶動濱江村農旅產業整體發展。
產業發展起來,村民的腰包還需鼓起來,村集體經濟還需強起來。王生林積極構建利益聯結機制,實行“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經營模式,吸引農戶入股,入股成員有110多戶,吸納36個困難群眾長期務工,月工資在2800-3600元之間,帶動季節性群眾就業務工3000多人次,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,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增收。同時,大力拓寬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。300萬元產業獎補資金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9萬元收入,中央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,每年也能增加3萬元收入。2021年濱江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25.36萬元,預計2022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37萬元。
辦好民生實事,當好群眾“貼心人”
群眾利益無小事。王生林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、責任扛在肩上,千方百計為民解憂紓困,以實干實績的作風贏得群眾的贊譽和愛戴。嶗山組連接319國道的道路長期未修通,村民出行及其不便,一到下雨天,道路就泥濘不堪,到處是濕滑的路面,給車輛和行人帶來苦不堪言的后果。民有所呼,他有所應。王生林立馬跑到鄉黨委書記辦公室,爭取鄉黨委政府的立項支持,并積極與縣交通局溝通對接,在他的努力下,該公路終于被立項,2021年上半年,400米長的水泥路順利通車,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。古木組排水溝堵塞、門前地面未硬化,導致生活污水難排放,給村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,王生林了解情況后,及時與村“兩委”協商,迅速安排施工人員修繕排水溝,硬化路面,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排水溝整治、路面硬化。水溝暢通,路面整潔,群眾的心也就舒暢了?!拔覟槿罕娹k實事”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他從群眾一件件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小事入手,著力解難題辦實事37件。一件件暖心事,一次次解民憂,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,成為群眾的“貼心人”。
如今,在王生林的帶領下,濱江村道路四通八達,村民庭院錯落有致,洲塘書畫古村游人如織,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。